一九四四年由于“风泰祥”的掌柜给的待遇太低,糕点师路金荣和会计候觐光商议,决定脱离“凤泰祥”,另在邢台市南关北大街开办“桐凤祥”糕点铺.“桐凤祥”名字的由来是根据“凤落梧桐”之传说,取“种下梧桐树,召之 凤凰来”之意,要和“凤泰祥”竞争一番。“桐凤祥”的经理是候觐光,副经理兼糕点师是路金荣。“桐凤样”糕点铺是前店后厂,候觐光负责前店门市货物销售,路金荣管理后厂糕点制作和其他产品的生产。 开业前对门面内部进行了修缮和粉刷,使门面美观大方,店内干净整齐,比其他糕点铺大不相同。当时能生产八十多个各色品种的糕点,兼营的面酱、酱油和小菜也颇有名气。到一九四五年九月邢台解放时,“桐凤祥”因故暂停营业 。在“桐凤祥”停业的日子里,路金荣没有间断制作糕点和对糕点技艺的钻研。开始时自己晚上在家做些糕点,白天上街摆摊出售,他做的糕点一摆上,时间不长就销售一空。 后来又跟几个做糕点的联合起来,有的制作,有的上街出售,生意做得很兴旺,糕点技术也有所提高。
一九五零年,在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在原“桐风祥”的旧址,改名开设了“桐泰祥”食品店。李芝轩担任经理,路金荣担任副经理,候秀生任会计。李芝杆负责门市经营,路金荣指挥生产,候秀生 管理财物。当时只有职工十几人,但整日顾客盈门,买卖兴隆。一九五五年五月一日,“桐泰样”食品店在邢台市饮食行业中,首先带头响应政府号召, 实行公私合营,给全行业起了带头作用。路金荣仍是后厂的副厂长兼糕点师。这时制作的糕点质量越来越好,品种也越来越多,这时可生产一百七十多种糕点。邢台人们串亲访友,都要到“桐泰祥”购买糕点馈赠亲朋。这是“风泰祥”创建以来的全盛时期,在邢台市糕点行业中首屈一指。直到一九六五年,把“桐泰祥”糕点铺合并到邢台市食品 厂,从此只销售食品厂的糕点,成为食品厂的一个门市,取消了制作糕点的后厂,使誉满邢台的“桐泰祥”糕点在市场上看不到了。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按照上级恢复“老”字号名牌产品的有关指示精神,几经周折,于一九八三年底“桐泰祥”正式恢复开业。原“桐泰祥”糕点师路金荣调回来了,路金荣老师傅虽已年过七旬,但在三中全会以来的政策精神鼓舞下焕发了革命青春,一方面他精心制作“桐泰祥”的传统糕点,来满足广大群尤需求,另一方面为使传统糕点技艺不失传,路金荣师傅破除艺不外传的陋习,开门收徒,传授技术,使传统糕点技艺留 传后世。一九八四年七月十日,“桐泰祥’食品店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路金荣师傅正式收了八名职工为徒弟,使转统的糕点制作技术后继有人。“桐泰祥”伶统糕点开业以来,总是供不应求、每日一开门,人们蜂拥而至, 争相购买,整日门庭若市,生意甚是兴隆。 <<<查看详情>>>
1. 我方平台为信息发布平台,您的留言将在我方平台发布或提供给相应商家
2. 如不需要发布信息,请勿在本平台留言
3. 公司对与任何包含、经由、或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或可靠性;并且,对于您透过本网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的任何产品、资讯或资料,本网站亦不负品质保证的责任。您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